藝術評論:【靈魂與識界 】淺談 古璨瑜 抽象創作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6 min readMar 31, 2020

--

2018/05/31

藝術家:古璨瑜 Tasn Yu Ku

藝術評論:胡鐘尹 Jung — Yi Hu

Crush系列-3 (局部)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河流跟池塘不一樣,池塘跟木桶不一樣,木桶又跟水罐不一樣。然而在河流中,在池塘中,在木桶中和水罐中裝的都是水。同樣,所有人都是不同的,但活在他們身上的靈魂,都是同一的。"

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 《生活之路》

至小而致大,意識如流水,沁入畫池中…

1992年出生,來自台中的古璨瑜,先後畢業進修於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東海大學美研所創作組,近年以木板的複合媒材創作,呈現一種精緻不落俗套的抽象繪畫語境。

他以自我探索、闡釋,作藝術創作的開端,透過圖像找對話的連接點、一個意識的出口。縱使在古今藝術史上,不乏許多以表現自我為旨的藝術同道人,但古璨瑜的不同,在於除了訴諸具象符號及自畫像的典型表現外,另闢一種間接式的隱微表現,以抽象繪畫語境,表現內心的直觀。

2018《Crush協奏曲》古璨瑜 個展 , 於台南 心牛藝空間 展覽現場
Crush系列-13 (局部) , 2018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Crush系列-13 (二組件) , 2018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透過對生命歷程的回溯、整理、剖晰,再轉化為單純元素,這種繪畫生成的過程與方式,他分享到,來自於曾經參與藝術治療工作坊的經驗 : 繪畫前,先給予自己一段時間與空間沉澱,把能動的思想放下,靜待內心深沉的潛意識與情感,整理後將它們解放出來,讓藝術治療的方法學與抽象繪畫的窗口,達到某種精神狀態的貫通,標誌著古璨瑜的創作,走向的便是一條通往內在性繪畫的旅程。

我們可透過三方面來來瞭解古璨瑜的繪畫思考:

一 圖像:在古璨瑜的抽象繪畫中,給人一種沉穩、濃郁卻乾淨的視覺印象。

我們通常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一個聚合點、交集點,這個點,以細膩的材質拼貼,疊出豐富的表情變化,其餘的寬廣區域,則是作品的呼吸之處,也是散落之域,帶出另一種藏在內裏的微表情,譬如潛意識與思想間的關係。色彩上,往往是一個高明度低彩度,或低明度低彩度的濃郁色彩主調,併接、漸層到另一個暗色域中,在色彩與造型上,不讓觀者急著去辨認畫面裡的內容,而是要創造一種情境氛圍,任由觀者去想像。

Crush系列-9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我‧自己與自己對話系列- 20 , 2015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我‧自己與自己對話系列- 14 , 2015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二 材質:材質本身細微的變化,是他所關注的,例如:撕開的紙邊、紙中的字與圖、厚紙板的波浪起伏、略帶生鏽的釘子與鐵片,成為一個「使用物」帶有它們本身的溫度與日常痕跡,並透過碎形、拼貼、凸起、顏料的遮蓋與裸露,幾種在畫面上的不同狀態轉換,暗示的是一種矛盾共生的概念,如何透過對話,達成和解的過程。

Crush系列-6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Crush系列-6 (局部)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Crush系列-6 (局部)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我‧自己與自己對話系列- 3 , 2015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我‧自己與自己對話系列- 3 (局部) , 2015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三 構圖:以垂直水平、對半分割,不只是形式的幾何構成,必須轉入一種二元對立的內在關係,來理解古璨瑜繪畫裡的「界說」,隱約暗示兩個不同族群-同性族群與異性戀族群之間的那條鴻溝,提出「界說」-“我在此界,訴說不同,使之理解”讓不同理解同。外在看似分據的兩界,也能透過理解的過程,解放籓籬,達到精神的同一。

Crush系列-1 畸戀 (左) Crush系列-6 (右)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Crush系列-14 (二組件) , 2018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我‧自己與自己對話系列- 25 (局部) , 2015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Crush系列-4 (局部)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Crush系列-4 , 2017 , 壓克力、複合媒材、木板

如托爾斯泰在句子裡所說,若每個人的心靈都像不同的容器,各自的異,並不是造成對立的真正原因,而是人無法認知到共同擁有的本質-同一的靈魂。繪畫如是呼喚,藝術家透過美感經驗轉化爲溝通界面,引領觀者聆聽視覺之外的弦外之音。

--

--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Written by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自由撰稿人 藝評人 hujungyi1990@ gmail.com 慣常以情境式書寫的人文關懷,回溯藝術個體之獨特內外在經驗,闡發其藝 術創作形式與心理內蘊的轉換,更以一種類精神分析的態度,帶領觀者進入藝術家的內在世界。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