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 : 【替位價值的格變】論林俊彬的《一千賣八百》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6 min readJul 10, 2020

--

2020 / 07 / 04

藝術家 Artist:林俊彬 Lin Chun-Pin

藝術評論 Art critic:胡鐘尹 Hu Jungyi

面對當代藝術品,以及對它們的購藏行為,「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係及取得認知的平衡,往往還是取決於作品的「稀珍性」,對藝術家的「認同感」以及「價值崇拜」。

林俊彬的《一千賣八百》,透過於一千元新台幣真鈔上的註記與塗繪,讓它在概念上從貨幣轉變為藝術作品的行為,挑戰人類的消費社會「價值」慣常以「貨幣」替位權充的問題。以及「價值」與「價格」在運作機制上的內在弔詭。

林俊彬 (Lin Chun-Pin) , 《一千賣八百》, 中華民國中央印鈔廠製版、紅色墨水、蠟筆 , 2020 ,圖片來源: 藝術家提供

《一千賣八百》計畫販售50件千元真鈔,前48件每件以八百元售出,在這層意義上是對購藏者提出倫理命題的挑戰,因為若有人想將被塗繪的紙幣到銀行更換為一張全新的千元真鈔,是確實可行的,否則他就得接受一件真鈔無法使用的事實。而第49、50件以兩件一組50800元出售,最後一位購藏者,必須在整個計畫的最後,象徵性的概括承受整個計畫的總金額,並收藏最後一件作品,實現這組序列作品的觀念實體。

林俊彬 (Lin Chun-Pin) , 《一千賣八百》, 中華民國中央印鈔廠製版、紅色墨水、鉛筆 , 2020 ,圖片來源: 藝術家提供

林俊彬在這個計畫中要碰觸的是關於交易機制,當價值配屬的既定價格認定浮動時,產生的認知不確定性,以及透過參與過程,讓購藏者以「賺到了兩百元,卻失去了一件藝術真跡」或「以一千元賺得了一個觀念」兩者的不同思維方式,使這組作品,透過真鈔與表象價值的錯位,揭示價值認定本身的非恆定與脆弱。

即使我們很清楚的認知到,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思想表達的載體,它的本質是精神的,但在感知上,藝術品仍要透過建立在某種物質的質料基礎上,才能由這個媒介言說,展現它的無形價值。無形價值產生的意義,便是區隔藝術品與商品的所在。

Georg Simmel 1858–1918

德國社會學家西美爾(Georg Simmel 1858–1918)在其著作《貨幣哲學》談貨幣與價值的關係時,他這麼說:「我們可以用最有價值的東西與印製的紙片(紙幣)進行交換,這只有當目的的鏈條是向前廣泛延伸並可靠的情況下才是可能的,並且,它還要能為我們提供保證,使那種現在無價值的東西能幫我們很快兌換到我們想得到的其他價值才行。」¹ 而在社會中對於貨幣與價值的「可靠保證」是以第三方政府創建的機制提供的合法性。

回到林俊彬的《一千賣八百》對於同樣的一個貨幣,它們被賦予的價值保證,是藝術家在顛覆其內在框架後,讓觀念能夠不斷延續討論熱度,留下精神性的證據。繪畫行為對現行千元貨幣價值的貶低,透過取消貨幣替位權充價值的作用,來迫使替位貨幣,成為藝術與觀念發聲的精神實體,透過通用的代替品,使之成為藝術的真品。

M. Chat (Thoma Vuille),《One $ Bill》, Ink Stamp — Artist’s stamp , 2018 , Image by : https://reurl.cc/O1WdlD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Untitled》, pen on Hong Kong Dollar bill , 2011 , Image by : https://reurl.cc/O1Wddy

法籍塗鴉藝術家M. Chat (Thoma Vuille)與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都曾在紙鈔上繪畫,而使其變為藝術品。但他們仍是在塗鴉的狀態下,進行個人藝術語言於不同載體的延伸,紙幣在這狀態下近似於在速寫簿上完成的繪畫。藝術家較無意因藝術行為介入,而對貨幣本質功能的挑戰。

貨幣由第三方機構提供擔保大量印製後,一個意義而言它也是複製版畫。

林俊彬 (Lin Chun-Pin) , 《一千賣八百》, 中華民國中央印鈔廠製版、鉛筆 , 2020 ,圖片來源: 藝術家提供

林俊彬這一序列的作品操作方式,是由「不可複製性」的「任意性戳記」開始,不論是他在千元紙幣上蓋上「一千賣八百」的圖章,或隨機聯想的圖案色塊繪製。任意性與非藝術家個人符號的轉寫,可讓藝術機制去解放事物的僵固本質,重新在過程裡找回獨特價值。

對貨幣恆定框架的破壞,使「稀珍性」的價值認知重要性,獲得再次反思。也讓人們回看,今日的經濟活動發展,在互聯網、演算法與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下,價值的精神性逐漸喪失,它們慢慢被「價格的位移,以及它的效益」所取代。

價值是心理認同在一個介面上取得的共感,而貨幣加入藝術家任意塗繪的意義,便在於獨特性的價值判斷,用一種幽默的方式找到發言機會,貨幣框架裡置入了任意性與想像力的表情,揭開即使是一個以象徵性與物化的價值物件-貨幣,仍能從破壞其功能性的方式,促使人去反思社會機制,透過物質完成價值轉換時,它們在慣性操作的過程中,是何等容易奴化人類本身的認知系統,以及對事物的價值判定。

----------------------------------------------------------------------------------------------------

註1 格奧爾格·西美爾(Georg Simmel) 著,陳戎女 耿開君 文聘元 譯,《貨幣哲學》(Philosophie des Geldes),北京 : 華夏出版社,2018,頁103

--

--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自由撰稿人 藝評人 hujungyi1990@ gmail.com 慣常以情境式書寫的人文關懷,回溯藝術個體之獨特內外在經驗,闡發其藝 術創作形式與心理內蘊的轉換,更以一種類精神分析的態度,帶領觀者進入藝術家的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