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指向的失焦 — 再問自我之難 】兼談林俊彬、黃麟詠的創作路徑及批判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12 min readOct 22, 2022

--

2022/10/21

藝術家Artist : 林俊彬Lin Chun-Pin 、黃麟詠 Huang Lin-Yung

藝術評論 Art critic : 胡鐘尹 Hu Jungyi

「圖形的每個部分,它們的相互位置以及關係,都衍生於這個一旦完成便立即被取消的活動。」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¹

我們置身在一個符號的叢林與習慣透過人設安排敘事的傳播社會,從『圖像設定』到『人物設定』,這種從『設定』的邏輯來思考事物的構成及自我關係,它的普遍好處可能是使人較易進入互動結構與遊戲規則(市場、流行、熱議、體制、共同圈 等)『設定』 一種乍看明確的指向性 – 以塑造某種目標效益與預設前提的指向,它的核心壞處是,在符合設定與市場性的過程中,自我意識的逐漸失焦,主體(Subject)的失能,一種屬於個體特殊性與自我抉擇的本真(Authenticity)的無法發揮作用。

今日的視覺世界,人們大概也很難以一種無框架與無設定的思維邏輯來看待事物,視野之外還能如何? 假若這個視野的範圍及被看見的東西,是已先被流行『圖像設定』、或被為符合利益的操作手法『人物設定』那麼,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他該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黃麟詠 , 藝術不要停 , 2021|油畫畫布 Oil Painting , 170x124 cm
林俊彬 , 當代藝術vs當代藝術-格式化再格式化,複寫再覆寫。 Contemporary Art vs Contemporary Art: Formatting after Formatting, Copying and Overwriting , 2022|鋼彈模型零件、綜合媒材、木板 , 131.1x50.7x16.1 cm

回到林俊彬與黃麟詠的創作思路之初 『文化盜獵』與『文化嬉遊』成為他們創作出發的基本態度時,首先表達的是後現代思潮(Postmodern Condition)以後,再也難以有真正的原創作品,以及認清到一種模式化的藝術市場習慣,深刻地影響著當代的創作者,他們總在被指向選擇"這個"或者"那個"的外在模板及參照時,無意識的服膺了資本主義遊戲的運作結構。

在創作之初,他們即是把這種無原創的狀態及困境,轉換為面對這種缺乏自我意識現象的反諷或揭露者姿態,而形成作品內在的觀念性批判內涵。

林俊彬 的『文化盜獵』採用鋼彈模型GUNPLA® 素材構成他全部的作品,鋼彈在1970、80年代日本遊戲與動畫市場帶來巨大成果,本身即是象徵性的指涉,鋼彈世界的大敘事設定,以及林俊彬以破壞其價值(鋼彈零件不拼成模型),用一種打碎它,認真製作成另一個「符號」、一個代指稱的「物件」、一個「殼」,而不是「被創造」的藝術品,表現一個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下,那種藝術家自決的本真性喪失,另一方面也表達整體現象 — 缺失的價值主體。『文化盜獵』作為一種批判性建構的創作手法,藝術家並無意創造新的東西,而是在現象的遺骸中建築觀念,以此凸顯藝術作為中介的有效性。

林俊彬 , 當代符號的運用最大的問題在於作品的意義比符號本身的內容還少 , 2022|鋼彈模型零件、綜合媒材、木板 , 100x100x14 cm

2022推出的作品〈當代符號的運用最大的問題在於作品的意義比符號本身的內容還少〉、〈符號作為布偶的控制〉兩件以瑪麗蓮.夢露為主視覺的作品,出現的英文單字「Eternals」字面上是永恆、永久性的意思,漫威在不久也才以這個字做成一部英雄電影。恰好提出的可能是暫時性取代永恆性的問題,當代美感經驗的混搭與移植造成的時空錯亂,假文化多元,卻讓人以為文化符碼總是與歷史「同時發生」、「當下發生」最後產生的是自我的商標化與作品意義徹底脫鉤。另一件作品,夢露小丑紅鼻上的「Diachronism」則取自地質學概念,意為「穿時現象」表達在海岸處與三角沙洲等地的沉積岩層中,海岸侵蝕造成岩層組成成份相似但構成各異的狀態,就像視覺歷史的發展,某個圖像在成為此刻的當下時,同時它也正成為過去。

林俊彬 , 符號作為布偶的控制 , 2022|鋼彈模型零件、綜合媒材、木板 , 110x110x14 cm

黃麟詠的『文化嬉遊』表達符號翻玩帶給人們新的美學與問題反思,是今日網絡共享與開放歷史詮釋,提供藝術多元參照的可能,分析黃麟詠創作的特質,可從「文化拼貼」-> 「反意義平面化」-> 「故事線延續」三點的概念連結來理解。它們對應著「造型建構」->「繪畫本位、機械與手藝的辯證」->「現象與藝術家觀點」形成黃麟詠個人獨特的創作語彙。

黃麟詠2022的作品《96歲依然性感》指出若夢露還活著,1926出生的她到2022年已屆96歲大壽,她的形象風華依在,做為形象本身,她的美好封存在永恆的記憶中,她談到作品引用1510年傑拉爾德 • 大衛Gerard David的架構《聖母聖子與聖人與捐贈者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 and Donor》。在她的作品,利用過去的符號組成這個時代的符號,紀錄信仰與生活重心的轉變。浮世繪的歷史人物也來在這裡朝聖世界知名偶像,右邊的女生手中拿著甘迺迪與瑪麗蓮萝露的八卦小報,因為對於某部分的人來說,生活最注重的就是八卦。人們常常會為了自己的信仰做出令人覺得瘋狂的事情。也藉此反思信仰對於我們是甚麼?畫面中也利用浮世繪凸顯出東西方的文化背景、流行服飾、與繪畫風格的不同。

黃麟詠 , 96歲依然性感 96 and still sexy , 2022|油畫畫布 ,
270x195 cm

《信仰的暴力》則作品引用波堤且利Sandro Botticelli 的作品 《書中的聖母瑪麗亞》,聖母與聖子正在玩遊戲機,透過後天的行為與活動塑造價值觀,因為價值觀是在生活與行為中建立的。格鬥角色中一位是使用物理攻擊的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與另一位使用言語攻擊的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藉由奥斯卡頒獎典禮的事件呈現,價值觀的對抗。黃麟詠 認為:「因為價值觀是在生活與行為中建立的。」、「信仰與價值觀都是後天形成的。」

黃麟詠 , 信仰的暴力 The Violence of Faith , 2022|油畫畫布 ,
193x195 cm

對黃麟詠來說,她的繪畫界面即是展現文化現象的遊戲場,透過遊戲場反映真實世界的社會狀態。讓畫面帶有嘲諷與幽默的輕鬆氛圍,角色的對話與時空穿越,透過不同的人、歷史、圖像彼此碰撞,指涉對於混合文化與多元視角下的當代人經驗。

想像力的功能來自意義的召喚,符號背後的文化現象與意識形態的返照,由場景延伸的故事討論,使「文化拼貼」標示一種時代穿梭的意識流變。

— -

好幾種不同的瑪莉蓮.夢露,分別在林俊彬與黃麟詠的作品中,以批判的視角討論人被物化與商品化的問題。以成功的市場經驗來看待,人設也是商品符號,總被導向一種必須合乎預設、敘事的政治正確。

《瑪麗蓮·夢露:謊言與真相》一書的作者唐納德.斯托波(Donald Spoto)曾描述了夢露真實面對的心理狀態,他說「對自我身分的探索完全有可能會是一場異常模糊的冒險,從某個角度而言,瑪莉蓮越接近目標,也就越難以捕捉到目標」² 這句話其中一種意思,可能表達著,當夢露想要探尋她真正的自我時,而不是好萊塢與大眾目光要給她形塑的形象,在整個意識解讀狀態都被設定的情況下,她的這種對本真性自我的探尋都顯得枉然與徒勞。當她置身在這種巨大的結構中時,世界不斷對她索求性感,一種想像的投射,而從不要求她的真心。

一種『指向性的失焦』的狀態,在夢露面對自我探尋問題時顯露無遺,而夢露也曾透露給友人,她內心的矛盾「我的問題在於太逼自己了。你知道嗎,其實我不想成為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 我知道有些人會笑話這種說法,可是這的確是真的……我在努力成為一名藝術家」。³

而在後來大量的信件與檔案紀錄被翻出來後,以建檔資料來看,她一生至少有430本藏書 ,這或許對一個學者來講量不算多,但對於一個影視明星來說,這430近乎讀畢的藏書足以稱奇,書籍領域更多包涵:文學、藝術、宗教、園藝、寵物、旅行、政治、科學、心理等等,裡面更令人驚訝,羅列著: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惠特曼 《草葉集》、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毛姆《人性的枷鎖》、喬伊斯《尤利西斯》等探究人類心靈與靈魂的經典之作,事實證明,真實的瑪麗蓮.夢露並不只是個胸大無腦的性感符號,人也不傻。而夢露一生,一方面必須無奈的仰賴它而生存,但另一面則不斷的抵抗這種標籤在她身上的『人物設定』。

林俊彬 , 象徵安迪沃荷的符號-右眼№1 , 2022|鋼彈模型零件、綜合媒材、木板 , 51.5x29 cm

若借用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思想來感知,沙特(Paul Sartre)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這本小集子中,有句話講得好:「當我們說人自己作出選擇時,我們的確指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親自作出選擇 ; 但是我們這樣說也意味著。人在為自己作出選擇時,也為所有的人作出選擇。因為實際上,人為了把自己造成他願意成為的那種人而可能採取的一切行動中,沒有一個行動不是同時在創造一個他認為自己應當如此的人的形象。在這一形象或那一形象之間作出選擇的同時,他也就肯定了所選擇的形象的價值。」⁴

就沙特的意思是說,在共同體的界域中,每一個個體都應是一個具有自覺意識的能動性(Agency)主體,他應意識到他的每一個選擇都關乎時代與共同性的價值認知,這在藝術世界中也是如此,每一種價值應最好還是能夠回應主體的自由召喚,創作者的自覺/自決的價值選擇。不順應著市場青睞的『圖像設定』或以行銷策略出發的『人物設定』來將這種自我符號化。

黃麟詠 , 送一個比你還重要的禮物-信仰 , 2021|油畫畫布 ,
200x159 cm

黃麟詠透過符號的辯證,凸顯今日社會中人們的思考模式與價值判定,總是由某種共同集成的意識與討論內容,產生共同的基礎,而藝術家面對歷史與經典,是否也思考著人們如何翻轉、再認識,它們的固定模式之外與非表面意義,以及圖像符號之於我的個體性,彼此之間產生的意義聯結呢?

林俊彬 , 象徵安迪沃荷的符號-嘴巴№1 , 2022|鋼彈模型零件、綜合媒材、木板 , 51.4x30.6 cm

林俊彬總笑說,他的創作要給出一個面對當代藝術文化現象上的『解方』,既如作品〈當代藝術vs當代藝術-格式化再格式化,複寫再覆寫。〉凸顯的內在矛盾與詰問,做為解方的形式,恐怕仍是運用一種『問句』將其逃離視覺本位的表層,進逼意義的可能。

— — — -

註1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刑克超 譯 , 《這不是一隻菸斗》, 桂林:灕江出版社 2012 , 頁13

註2 唐納德.斯托波(Donald Spoto) 著, 徐海幈 譯 , 《瑪麗蓮·夢露:謊言與真相》, 中國: 印刷工業出版社, 2022 , 頁337

轉述瑪麗蓮.夢露話的三個來源:貝爾蒙特,P.19 ; MG 3, 3, 17, 歐文.斯坦在1955年3月10日的一場會議上所作的筆記 ; 瑪麗蓮.夢露給蘇珊.斯特拉斯伯格的信,後者向唐納德.斯波托講述, 1992年6月3日。

註3 , 同註2 , 頁343

註4 保羅.沙特(Paul Sartre)著, 周煦良, 湯永寬 譯 ,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2 , 頁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大雋藝術RICH ART 展位Booth C05 ✧

展出藝術家 Artists : 蔡尉成 Tsai Wei-Cheng、王曉勃 Wang Xiao-Bo、林俊彬 Lin Chun-Pin、白田誉主也 Hakuta Yoshuya、黃麟詠 Huang Lin-Yung、曹圭訓 Jo Gyuhun、FIKAS、Skolyshev Vladimir、範樺曉 Fan Hua-Xiao

展覽日期Exhibition Date

10/21 Fri. 14:00–19:00

10/22 Sat.-10/23 Sun. 11:00–19:00

10/24 Mon. 11:00–18:00

貴賓預展 VIP Preview

10/20 Thu. 15:00–21:00

10/21 Fri. 11:00–14:00

展覽地點 Venue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世貿1館

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 Exhibition Hall 1

(110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 №5, Xinyi Rd., Sec.5, Taipei 110)

--

--

Art Critic Hu Jungyi 胡鐘尹

自由撰稿人 藝評人 hujungyi1990@ gmail.com 慣常以情境式書寫的人文關懷,回溯藝術個體之獨特內外在經驗,闡發其藝 術創作形式與心理內蘊的轉換,更以一種類精神分析的態度,帶領觀者進入藝術家的內在世界。